此番入京主政,我等理应效命于公之帐下。”
何无忌自入府以来,到现在才开口说第一句话。
桓玄扫了何无忌一眼,露出和颜悦色的神情对他说:“无忌将军,鉴于刘牢之之行径,原本要追究同谋者、尤其是亲族之责任。不过,念你乃是情非得已,并未参与刘牢之同谋,况且此番还特意来此表明心意。也难为你了。我桓玄并非器量狭小之人。今后阁下如有功,自然会有重奖。请多多勉励。”
“谢桓公赏识。”我们拜谢了桓玄,出府回去了。
之后几天桓玄对我和何无忌并没有不利的行动,反而还赠了些衣服玩物。看来我们的权宜之计有了些实效。
虽然桓玄想让我留在建康,但我向他表示家小在京口,常年军旅漂泊在外,希望能回家中与妻儿团聚。桓玄不置可否。
过了几天,终于得到桓玄的命令,让我即刻返回京口,为北府军的中兵参军,协助桓修管理军中事务。以前的职务、军衔不变。
我之所以那么热切地想回到京口,的确是想早日与家人团聚。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的考虑是多方面的:
建康是一片是非之地,桓玄主政之后必定还会想方设法清除异己。他若把我当异己,我就会被他清除掉;他若不把我当异己,我就会成为他清除异己的工具。这是我所不愿做的。所以与其在建康坐守,不如早些离开。这是其一。
我军职、军衔虽然不高,但是在北府军中还有一定的威信,但这威信又并没有高到可以统率全军的地步。所以桓玄一定是想让我帮助初到北府的桓修稳定军心,而且示我这类中高级将领以优待,又可以拉拢其他将领。而我想做的,恰恰与桓玄想让我做的不谋而合。我也正需要以讨伐孙恩之功来拉拢北府将士、安抚军心,以图大事。这是其二。
我以与妻儿团聚为由回京口,能够向桓玄表达自己虽然擅战,可是并无大志。无非就是一个想凭战功升职获赏,而后安享天伦的俗人,使桓玄对我放心。就像王翦之于秦王一样。这是其三。
其四是,京口是桓玄势力的薄弱之处,而同时京口距建康非常近,一、两日行程就可以赶到建康。一旦找到机会,从京口发难是最佳地点。
所幸桓玄同意了我的请求。
回家的旅途总是漫长的。更何况彼时内心中有着无穷的悲痛、思念、愤懑与失意。
离家越近,思念之情渐长,远远超越了其它的种种情绪,不禁因为兴奋而激动。这是上一次击败孙恩回到京口时没有过的,更是领兵到丹徒迎敌时没有过的。
但是我将这些复杂的情绪压抑在了心底,因为我身边还有一个更加悲痛、更加愤懑与失意的人。那人就是何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