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渡口,就见到出城迎接的刘道规:“兄长、无忌回家了?一向可好?行李物件可令他们挑回去。”说完往后一指。道规身后的屋檐下坐着的几个挑夫站起来,向我们行了个礼。
“不必了。我与无忌都无甚行李。”
道规要邀何无忌到家用膳,何无忌没有什么心情。于是我们在城门口跟何无忌作别,我和刘道规一同回家。
刚进家门,继母和搀着她的夫人臧爱亲就迎了上来。她们见到我,开始大哭。
“哥哥这不是好好的么?团聚便好,哭甚呢?”道规显然对此情此景有些不适。他遣走了从人,关上了院门。
刘道怜在任上,目前不在京口。于是在刘道规的采办之下,一家五口大享了一通家宴。
其后,除了赴军营中处理军务之外,我基本上就呆在家中与家人安享天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时任抚军大将军、北府主将的桓修驻军于丹徒城,并不在旧日的京口北府军府。但府治却设在京口旧郡府内。所以时常和桓修两头跑。好在京口与丹徒城的距离并不远,
目前只知道桓玄想控制北府军,至于说将来如何处置北府军,还难以预料。不过,与桓修相处了一段日子,更加验证了我在建康时的一些猜想:
除了桓玄自己所治的荆州军外,北府军不仅士卒擅于水陆之战,而且大晋国良将多出自北府军。北府军的首领谢琰等早就去世了、刘牢之刚刚自缢身亡、孙无终等北府高级将领被桓玄调往建康。京口已经没有了具有影响力的北府将军。
桓修是文官出身,在军中并没有声望,更没有治军的能力。没有人的扶助,他要掌控北府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到丹徒之日起,桓修就对我与何无忌等人亲近有加,百般拉拢,表现出一番极其信任的样子。其实我与何无忌心中如何能不了解桓玄、桓修心中的算盘呢。
我们充其量只是棋盘上比较重要的那颗棋。我们所处的位置,恰恰使得我们成了这局棋能否盘活的关键。一旦棋局走出困境,那么将来牺牲掉这颗卒子也是未尝不可的。即便是棋局限入危局,丢卒保帅也是常有之事。
何无忌的秉性我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我对他并不担心。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他不会沉不住气而有什么过激之举。
何无忌虽然心情烦闷,但也无时不刻不在表面上敷衍着桓修。他的敷衍之功,丝毫不亚于我。我们的敷衍方式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一是以纵乐来显示自己胸无大志;一是以不留痕迹的奉承来获取欢心。
何无忌纵的是酒色之乐。回到京口城不到半个月,何无忌好酒好色的名声便已传遍了全城。他不是在青楼里同人发生争执、便是在酒楼里跟人打架。隔三差五总要整些事情出来。
我纵的是天伦之乐。每逢军中无事,我都会溜回家,闭门谢客,只与妻儿相乐。
同时,我也常与桓修及其心腹交好。除了互相宴请外,还让夫人常去各个府上拜访。我自己对财物并不看重,一旦得到些异宝,也都拿出去送人。在这样一来二去的交往中,奉承交好之辞就可以自然流露,令众人欢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