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第3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年后——

    初冬的清晨,雾霾弥漫,天空昏暗而低沉,整座城市都陷入了迷雾之中,萧然沉寂。那些宏伟高大的现代建筑被吞没在其中,甭管多么炫酷的造型,裤衩也好,碉堡也罢,统统没了往昔的气势。

    城市的道路依旧喧嚣热闹,各色车辆堵成一锅粥,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此刻都成了蜗牛。地铁站里同样是黑压压一片脑袋,上班的人潮大军奋勇前进,脚步迈得飞快,呼哧呼哧往前冲,生怕跑慢了挤不上地铁。

    齐欣就在这波人潮大军之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上地铁,光鲜蓬松的羽绒服已经瘪成一块灰扑扑的麻布,马尾长辫也成了一根笤帚,如果骑上笤帚就能飞翔的话,那她愿意马上剃成光头。

    坐了十一个站,齐欣下了地铁,整了整乱蓬蓬的头发和衣服,才走出地铁站,湿冷透骨的空气霎时扑面而来,冷不丁让她打了个寒颤。她连忙拉开围巾,把脑袋裹成一个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两手插回兜里,才继续往前走。

    大约走了十多分钟,她来到上班的地方,江州市昆剧院。

    在昆剧院工作的人不多,总共就四十几人,她师父林幼芯曾是院长,不过已经退休了。

    齐欣是林幼芯的关门弟子,三年前从江州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毕业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她如今是昆剧院里的台柱子,专唱花旦。倒也不是因为她借着师父的关系走后门,而是昆剧院确实人少,不像娱乐圈,一堆美女磕破脑门往里挤,竞争太过惨烈。

    昆剧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只有演出的门票收入,每个月两三场演出,那点钱根本不足以支撑剧院的正常运转,需要靠国家拨款。因此,齐欣的工资并不高,只有四千多,好在有五险一金,过年过节发个千把块钱,偶尔还能接点商演,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她来得早,其他人都还没到,便先把排练室的空调打开,等屋子里吹暖和了,再脱了羽绒服,打扫一番,准备开始练习。这周末他们有一场演出,演的是经典剧目《牡丹亭》。

    齐欣站在排练室里,面对墙上的镜子,抬头挺胸,吊嗓子,先把嗓子“唤醒”。等她开好了嗓,练习室的门被人咯吱一声推开,进来一个年轻男子,模样俊逸,穿卡其色的毛呢外套,带着条白色针织围巾,斯文儒雅,干净得一尘不染。

    “韩立,早上好啊!”齐欣向来人打招呼。

    “早上好!”韩立开颜一笑,目光温煦,仿若冬日里的一道暖阳。

    “既然你来了,那咱们就把戏过一遍吧!”

    “行,我先脱了外套。”

    韩立也是剧院的演员,他不仅是齐欣的同事,还是齐欣的大学同学。两人已经认识七年多,在昆剧的舞台上搭档过两百多次。

    想当初,他们一个班里二十多个学唱戏的同学,毕业后不是转战娱乐圈,就是改行做了别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唱戏没前途呐!看看娱乐圈的那些小鲜肉网红脸,片场随便跑一跑,真人秀里闹一闹,演技唱功一团糟,依旧轻松赚钞票。

    再反观他们戏曲演员,寒窗苦练十数载,一腔热血把戏排,画好脸谱刚出来,人民群众齐换台。

    真是苦逼又无奈!

    到现在,他们班里真正从事昆曲事业的人,就只剩他们两个了。

    齐欣和韩立凭着那份对昆曲的执着和喜爱,一直坚持下来,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只是普通朋友,更是惺惺相惜的知己,是同舟共济的战友。

    韩立唱的是生角,就是昆剧里的男主角,这周末他要出演柳梦梅,和齐欣出演的杜丽娘在梦里相会。

    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牡丹亭》这个故事很简单,女主角做了个春梦,见到如意郎君,患上了相思病,一不留神儿就死了。接着男主角赶考路过女主家的时候,女主角又诈尸了,随后两人恩恩爱爱携手并进,克服了阶级困难,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点像是现代的重生小说,可是没有重生小说里主角的苦大仇深,也没有逆天外挂,更没有啪啪打脸的爽感,人们都不爱看了。

    隔了一会儿,剧院的其他人陆陆续续来了,要参加表演的就到排练室来,不参加的就去忙各自的事。

    齐欣和韩立排练了一个上午,下午不用继续排练,便准备去立欣昆曲艺术班教学。这是他俩共同创办的一个兴趣班,专门招收对昆曲感兴趣的学生,教他们学习专业的昆曲,这也算是他们所能想到的,发扬昆曲的一种方式。

    说是艺术班,总共也就十几个学生,比起那些钢琴班、舞蹈班之类的艺术班要凄凉得多。他们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上三小时,学生们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每次上课的人数都不足十人,零零星星几个人杵在教室里,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