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宝镇小石村,除农耕外,健壮村民大部分以进山捕猎采药为生,所以村民在十里八乡中算得上富足
杨凡,小名狗儿。杨父是村里一位老猎人,十余年的捕猎经验让他成为村里的好手,带了一支小队进山打猎。
有道是终日打雁终被雁啄眼,三年前杨父在山里被野兽咬断一手,断了手艺,不得不赋闲在家。母亲杨氏除了料理家里的几亩菜地外,就是在家照顾孩子、织布做饭,一家子勉强混了个温饱。幸好杨凡打小懂事好学,十五岁便把杨父的打猎手艺,挽弓射箭、陷阱、辩药采药学了七七八八。三个月前便开始跟着村里的猎队、拜了师父进山打猎,偶有收获,终有荤腥,家里的生活才算所改善。
小石村背靠岐落山脉,山上丛林茂密,山脉深处常常烟雾缭绕,遮天蔽日。此刻林间小溪旁,几头粗黑大野猪带着十几头小野猪正在喝水。
旁边一头左右打量正在警戒的野猪突然尖叫一声,三只箭破空向最大的那头野猪射去,那野猪许是感到危险,脑袋一挥,两根长长的獠牙把其中一支磕飞,另一只射在野猪的鼻子上,破了点皮,之后就被弹飞。正当野猪定睛看向箭枝袭来的方向,最后那一支紧随的箭刚好猛的从野猪的眼珠射入,直插入脑。一道白红血液飞出,野猪晃了晃身子直挺挺的倒在小溪边。
突然的变故惊动了一旁的野猪,惊叫着拔腿四散逃去,又是三只箭羽射向三头小野猪,箭头却是石头做的,三头小野猪倒在地上抽搐不已。剩下的几头大野猪停下犹豫片刻,但是看到最大的野猪已经死去,终于还是转身逃向丛林,转眼就不见了。
等了片刻,一老两小三道身影从树上爬了下来,正是蹲守两天的杨凡师徒三人。
老者弯弓搭箭站在一旁警戒,杨凡和师兄杨松抽出匕首上前查看。杨凡把三头小野猪收拢在一起,又用藤蔓把小野猪捆绑好放到随身带来的竹篓里。杨松此刻也把大野猪开膛破肚,把不要的内脏扔到一边,又把剩下的野猪分解成三大块,放到三个架子上,这样就能够一人背上一块,能快速的返回村里,不然整整一头四百多斤的野猪很难运出山林。
老者上前把最重的一个架子背上,身子一沉,稳了稳身子。沉稳的声音传来:“狗子、松儿速度点,此地不宜久留。”说完转身开路。
杨凡、杨松哪能不明白其中要害,忙答应一声,背起架子就要走。杨凡掂量一下重量,计算路程,感觉尚有余力。赶忙到仍在一旁的内脏边,割下一段最肥的大肠拎上。杨松看到,笑了笑也没说什么。二人转身跟上老者的步子。
杨凡把手里的长弓挂在一旁,跟在杨松后面,边走边抖落肠子里的污秽物,大肠可是好东西,他前世有经验,当然知道怎么做最香了。
“咦,这是什么东西。”杨凡捏着的肠子,感觉碰到一硬物,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颗黑不溜秋的石头,黝黑深邃,光滑圆润。杨凡一时间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奇怪的是,石头虽然是从肠子里取出来的,却一点也不脏不臭,奇异非常。杨凡不动声色的揣在兜里藏好,把剩下的肠子抖落干净,放到背后的竹篓里,抽出匕首,警戒这周围跟着杨松后面。
三人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前离开了山林,三人放慢脚步,又穿过一条河流,一片稻田,走了半个时辰,才终于看到影影丛丛的村子。到了村口,老者停下脚步,喘了口气说道:“明后两天先休息,把这几次打猎得到的东西收拾收拾拿到镇上去贩卖。”说完,三人分完东西,又约定了个时间,然后个子散开走向自己的家。杨凡,七拐八绕到了村子的西北边上一间院子,敲了敲门,静静等待。稍后,就听到屋里传出动静,有人出来开门。
“去看看,想必是狗子回来了。”
杨凡听到是母亲的声音,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大名不叫非要叫小名,小名还是这个。不过这也是老习俗了,贱名好养活,不熟悉的人也不会喊小名。
打开院门,是一个孔武有力的独臂汉子。杨凡的父亲杨青山。
“回来就好。”杨青山看到杨凡完好无损,眼里多了一份欣喜,他让过身子。杨凡点点头,进了院子。自此三年前杨青山断臂之后,眼里没了光,背脊也弯了二寸,只能日夜督促孩子苦练本事,之后杨凡进山后,杨青山的精气神才大有起色。
进了院子,小家碧玉的杨母迎了上来,“还以为你今天不回来了,天黑赶路多危险。”说着,帮忙把杨凡背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