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府外的起火之地很快熄灭。
同时,郡守下令,搜查全城。
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坊间便有传闻,言北方阳城因分田之事起义,大军已近逼近会稽。
这场夜间的火灾便是提醒城中郡守,尽快跑路,不然大军一来,跑都跑不掉。
流言传得非常快,明显是有人推波助澜。
“这些流言有些不对劲啊。”
陈平让人汇集了最近的传闻,神情有些凝重。
“最近的军报还没有传来,想必有叛军南下是事情多少是真的!”
王离看向扶苏,说出自己的推测。
扶苏放下手中的那些流言,“那我们便做最坏的打算,陈郡的叛军打到会稽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要忘了我们中间还隔着九江和鄣郡。”
“那我便去安排宣传之事!”
陈平拱手,打算按照之前做的规划,先去安抚民众情绪。
在现在这个底层剧烈动荡的时候,一些真正的情况讲出来,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的。
起义军是事实,但他们离会稽郡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人们不能陷入恐慌中,便什么都不做了。
生活生产仍旧要继续。
特别是秋种时节,田里的事情的不能耽搁。
扶苏相信,无论是哪一方面,对待粮食都应有相当的尊重。
“农学的人不打算离开。”
陈平还没离开小院,外面便有亲卫回报。
“为什么,这可是生死之事,他们这是胡闹!”
亲卫只能顶着扶苏的火气,呈上了那几个在田里死活不走的人写的陈情书。
扶苏展开信件,神情便有些纠结。
上面明白写着这几人不愿离开的原因。
新的甘蔗品种刚刚选育出来,规模也刚刚起来,一旦离开,数年成果便毁于一旦。
生死之事,有些事情可以超脱生死。
看完信,扶苏心情更加沉重了。
“留三什,保护先生们的安全,必要时候,可采取强硬手段,让他们撤离。”
这些人才都是大秦几年来积攒的底蕴,不能因为作物的原因,就轻易置他们于险地。
成果固然重要,但是有命在,便会有更多的成果。
两方考量不同,所以便有了各自的打算。
“要我说,这几人就是死脑筋,干脆绑上船去!”
王离看了信,便嘟囔起来。
陈平笑了笑,“你们二位先别急,我去劝劝,读书人有时候就是这样。”
陈平说了几句,便出门来。
身边有十几个扶苏安排的亲卫,另有军中百人车马。
特殊时期,不能让其再独自外出。
陈平带着人来到城郊。
这里有数顷甘蔗田,如今正郁郁葱葱。
几个身着常服带着草帽的农学之人正在跟一群黔首讲解着什么。
“今年甘蔗长势好,再过三个月,便能采收。这之前大家要注意控制水肥。”
这里不像是一个田间地头,倒像是一个讲课的课堂。
这些黔首大字不识一个,但听起课来格外的认真。
讲解知识的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夫子,而是真正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作的人。
他们是更加了解田地的人,讲出来的话,也让人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