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文西部——《福乐智慧》古代维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福乐智慧成书于公元十一世纪在我国新疆地区以喀什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全书是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的突厥语写成的一部古代维吾尔语长诗。享誉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的福乐智慧,从十九世纪以来受到从事中亚研究和我国西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优素甫在长诗出版后,把它献给了当时的喀什噶尔的执政者、东部王朝副可汗“桃花石.布格拉汗”并因此荣获“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的称号。

    福乐智慧产生的时代背景。公元744年(唐代天宝三年),回纥部联合葛罗禄等部推翻了后突厥汗国,建立了与唐朝有密切联系的回纥汗国(漠北游牧时期)。公元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回鹘汗国被北方的黠嘎斯部所灭。回鹘诸部开始从漠北草原向西域地区的大规模迁徙,与当地原有的各个游牧部落和土著民族融和,创立了以古代维吾尔族为主体,以古代突厥语言为文化核心的喀喇汗王朝,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公元十世纪和公元十一世纪近两百年的岁月中,也就是从唐朝衰亡到宋朝建立的这个时期,在辽阔的西域大地上,与大宋王朝并存的几个主要政权是:北方的契丹政权,青藏高原的土蕃政权,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政权,新疆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的高昌回鹘政权,从新疆库车到布哈拉、从伊塞克湖到和田的喀喇汗朝政权等,这些政权在大宋王朝统治中原的数百年间,在我国西北部辽阔的疆域内演绎着此起彼伏的兴亡史,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博大恢宏的中华文化。

    喀喇汗王朝是在西域多部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合政权,其都城在喀什噶尔,属地范围包括库车至布哈拉,从伊塞克湖到和田的广大地区。在整个中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这个以古代维吾尔族为主体的王朝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古代维吾尔族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乐智慧的产生,标志着维吾尔族文化发展史漠北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历史高潮的形成,长诗中鲜明地体现了自漠北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维吾尔族文化传统在新的条件下的延续、丰富和发展。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古代维吾尔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喀喇汗王朝时期,西域地区农业、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居和城市化已经十分普遍。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包括巴尔楚克、巴拉萨衮、讹塔拉、法拉甫、撒马耳罕等大的经济、商业和文化中心相继兴起在辽阔的西域大地上,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喀什噶尔在喀喇汗王朝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着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随着城市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封建所有制关系的发展,以喀什噶尔、巴尔楚克、巴拉萨衮为中心的城市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具有悠久历史的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在吸收了中原文化和阿拉伯文明的优秀隐私的基础上,文化的发展与经济贸易同步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在喀喇汗王朝境域内,产生了优素甫。哈斯。哈吉甫、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等一大批杰出的学者、诗人、思想家。在同一时期的吐鲁番高昌回鹘王国中,涌现了一批以僧古萨里都为代表的佛教典籍的翻译家,佛教文化在高昌回鹘王国得到了发展。在同一个时空背景下,喀喇汗王朝和高昌王国代表了两种不同内涵的文化,喀喇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