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当广开言路,再造大明盛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福子将所知道的消息一一告诉了朱由检,朱由检听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大半个时辰可让她受了不少罪,要不是有龙椅可以坐着,恐怕他早已经坚持不住,说不定已经晕倒在地。

    只要在拖延半个时辰的时间,让黑卫军协防皇宫,他才真正的敢痛下杀手,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群臣可不知道皇宫守卫发生了一些变化,还在一个又一个的传阅奏章。一个个心中悲苦,额头冷汗直冒,却不敢发出一言,害怕被皇上所忌恨。

    英国公张维贤这几年身体越发的老迈,他本来想倚老卖老求一个矮凳,奈何皇上没有主动开口,他也只能把到嘴边的话语又咽回肚子当中,勉励维持着。心中对于龙椅上的皇上有些看不清,之前他本想要一个拥龙之功,奈何现在竟然出了一丝差错,这更让他感到奇哉怪矣。

    “当今圣上之前为信王的时候,常听人说,信王喜爱文章,经常跟东林书院的文人打交道,这就使得东林书院在皇上登基之后,先天上就占据优势。只不过今天的大朝仪有些古怪,皇上的举动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估计内阁六部大臣心中同样也是如此。”

    “天启皇帝一年下来上朝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每次朝会结束的还很快,哪像今天这样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看来今天皇上会有出人意料之举。只是皇上难道不知道他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一切以稳字当头吗?先做好屁股下的龙椅,才能奢求有所做为!按理来说这么简单的道理,皇上不可能不明白,要么就是小人进了谗言,要么就是皇上故意为之,要是前者还好说,把那个小人推出来顶罪即可。可要是后者的话,这中间隐含的信息量太过庞大,除非皇上有信心压制朝臣,才敢行如此险招!”

    “这京城的局势越发的诡异,原以为我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没想到今天却看走了眼,弄不好金銮殿今天要流血,不知道哪位御史会第一个出头?”

    张维贤看出了今天的不对劲之处,却没有敢声张,之前心中所想,只是他的猜测而已,万一他想错了呢?他可不想去做那个出头的椽子,只想把英国公爵位一代代的传下去,朝野上的争斗,他一直避而远之,怕就怕这次难以脱身,必须要站出来表态。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倒要看看这位新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他几位国公反而没有察觉出我不寻常之处,只是觉得新皇刚刚登基,有些焦急过于急于表现,对他们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手中掌控着三大营,即便三大营从来没有满编过,一半以上的人数都在吃空饷,照样占据着人数的优势。整个三大营算上那些老弱病残足足有四万人,这么大一股势力,就连内阁六部大臣也不敢小觑,只能暗地里每年拖延一下粮饷的发放,在再安排进去几个亲信在里面掺沙子。

    大明的勋贵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三大营算是他们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要是不能掌控三大营,恐怕身家性命将岌岌可危。这些勋贵家里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银钱来培养家丁,将培养好的家丁送入三大营当中担任要职,以此来达到掌控三大营的目的。这世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呆傻之人,更不用说大明这些没落的勋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勋贵在朝野上下,早已经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网,里面有文臣也有武将,就算是皇帝想要理清铲除,花费的代价太过庞大,甚至还会动摇大明王朝的根基,也只能一点一点的削弱,犹如隔靴搔痒一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朱由检早就看大明这些腐朽的勋贵不顺眼,只不过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现在竟然有了机会,那就分而化之,先兑一半的勋贵开刀,如果另一半勋贵还不识相,那就把僵局打破,将这些勋贵一股脑的清理干净,省得以后麻烦不断,他一直信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朝堂上的大明勋贵不知道新皇朱由检已经打算对他们动手,他们还沉浸在加官进爵的喜悦之中,却没有想到危险已经悄悄临近。他们想要的安抚一丁点没有,反而枉送了性命,真是徒呼奈何,今天朱由检会给他们生动的上一堂课,天堂地狱也只在旦夕之间而已。

    大殿将军早已被偷偷换掉,现在在外面值守的大殿将军,全部都是朱由检的心腹,他们执行命令不会打一丁点儿折扣,相信会给那些御史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过去,奏章在所有的朝臣手中转了一遍,此时所有人再也不复之前的精神奕奕,反而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有气无力。长时间跪坐,腰酸背痛,再加上时不时吹来的冷风,更让群臣备受煎熬。特别是那些靠近金銮殿殿门的官员更是冰火两重天,要不是怕丢了官员的体统,非得带个暖炉不可。

    朱由检端正了一下坐姿,将双手各自放在了一旁,轻咳一声,脸色不悲不喜,语气平静的说道:“诸位爱卿,奏章已经传阅给爱卿,爱卿恐怕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可曾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皆可言之。朕初登大位,当广开言路,再造大明盛世!”

    群臣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谁也不知道皇上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给先皇上谥号和庙号,这件事情说小也算小,说大也算大,没有一个所谓的界限,全凭皇上的心意而定。新皇刚刚登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不要说皇帝。要是被皇帝所忌恨,就算有再大的靠山也难以保住一条性命,何必为了他人图做嫁衣?

    朝堂上愣头青什么时候都有,但也要看是什么时候,得先皇上谥号和庙号算是皇上的家事,过多的插手没有多大的好处,反而还会遭人忌恨。更不用说此事也没有什么争议,不像嘉靖朝的大朝仪之争,里面的争斗牵扯太广,不知道有多少文武大臣掉了脑袋,伴君如伴虎,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