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银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还是这大夫起了大作用了,至于是不是和上天有关系,反正不管那么多了,先把这大夫打发了,反正这以后最好是用不着,不然还得又花费大价钱了。

    “大夫,辛苦你了,这是五百两汇通钱庄通兑的银票,足额兑换,信誉保证的,你收好,不知道大夫还有什么需要注意治疗的?”府丞也早就把银票给准备好了看来还真不是那种说翻脸就翻脸的那种恶人。

    “多谢府丞大人,令郎只需要用新鲜的鱼肉鸡肉之类白肉类熬粥就可以了,尽量在前三天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后就多喝水,多排尿。其它就没有了,保证令郎好了以后还更加聪明健康。”万俟阳对于小孩子发烧后就会增长智力的事现代社会都是知道的,当然在1626年的明代就不会有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三天之后大人再派人过来取一付我亲配的药品,以免了府丞大人的后顾之忧。”

    在下人向老夫人报告这一好消息后,没过一会就赶了过来,不过此时万俟阳已经让府丞大人派车送出了内城了。老夫人又专门进屋看了她宝贝孙儿,当时孙儿还在睡觉,但明显头不发烧了,睡得也很安稳。所以这老夫人就眉开眼笑了,就向府丞大人问起请的何方神医来治好的,然后府丞就把万俟阳给他讲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这听得本来就信佛的老夫人越听就越是相信这大夫与他们家有缘,这老叫花子肯定是一高人,一时高兴就说了下次再面一定要再赏。

    坐在车上时,万俟阳又拿出了银票仔细地看了一遍,他还真没有见过这古代的银票是什么样的,只知道这银票的来历和其发展的历史,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嘉靖八年(1529),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